人民健康是民族昌盛和国家富强的重要标志。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并强调“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突出了中医药在健康中国战略中的作用和意义。半岛手机版官网登录 作为湖南唯一的中医药重点本科院校,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健康中国建设和中医药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主动服务国家中医药综合改革示范区建设和中医药强省战略,大力实施健康中国行动中医药专项行动,聚焦高校职能,扛起高校担当,以“五坚持”“五提升”推进健康湖南、健康中国建设。
坚持立德树人提升健康中国建设人才支撑力
建设健康中国,关键在人才,基础在教育。必须聚焦医学教育高质量发展,筑牢健康中国“人才底座”。
提高办学站位。对标“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教育根本问题,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扎根中国大地、湖湘热土办教育,打造引领新时代医学科学创新发展、满足新形势健康服务需求的高水平专业化医学人才队伍,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提质德育内涵。以思想引领、校园文化植入、志愿服务灌注等为路径,打造“湖湘杏林青马”“四季养心”“五心五法五室” “杏林青年建功行”等德育品牌,强化医德教育,继承、发展、弘扬、创新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富哲学思想、人文精神、教化思想、道德理念,浇筑医学生家国情怀和使命担当,弘扬医家正气,厚植医道尊严,强化医界责任,为医学人才培养体系融入精神要素。
提升办学水平。践行“质量办学、特色办学、开放办学”理念,推进医、理、工、管、文、教交叉融合,构建具有世界格局、中国气韵、湖湘特色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人才培养体系。学校入选湖南省新一轮“双一流”建设高校,中医学入选省“十四五”世界一流培育学科,药学、中西医结合学科入选省“十四五”重点学科。临床医学、药理学与毒理学进入ESI学科全球排名前1%。近五年学生先后获国家级、省级奖励300余项。
坚持四个面向提升健康中国建设创新驱动
发挥中医药科技优势,构建完善的中医药科技创新体系,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以科技创新铸就“健康坚盾”,以科技供给“成色”擦亮健康中国“底色”。
开展高层次科学研究。遵循中医药发展规律,坚持传承精华,守正创新,以刘良院士工作站、阿塔拉曼院士工作站、石学敏院士工作站、科技创新中心、传承创新大楼为重点,围绕中医基础理论、中药资源、诊疗规律、作用机理等开展深层次研究阐释。
建设高能级科研平台。进一步提质已有的82个各级各类科研平台,高标准建设个体化诊疗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中药粉体关键技术及装备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湖南省芙蓉实验室中医药精准医学研究部、湖南省中医药民族医药国际联合实验室等科技平台。
打造高级别科研项目。落实有组织科研工作,立项各级各类科研项目1700余项,实现科技部重大新药创制专项、区域联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等国家级大项目突破;获专利授权613项,获各级各类科研奖励两百多项,其中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3项,省部级以上奖励54项,含一等奖9项。
培育高水平科技成果。以大平台、大项目、大奖励等为载体,以中药创新药物研发、重大疾病中医药防治等为方向,汇集生命科学与中医药科研优势资源,推动中医药科技创新成果与国家、区域发展需求相结合,产出一批具有重大国际影响力的原创性、引领性成果。
坚持医防协同提升健康中国建设医疗服务力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创新医防协同、医防融合机制,健全公共卫生体系。
彰显中医药临床优势,促进优质医疗资源扩容和区域均衡布局。强化直属附属医院示范引领作用。发挥半岛手机版官网登录 第一附属医院作为湖南省首家三级甲等中医医院、湖南省中医及中西医结合医、教、研中心龙头作用,发挥半岛手机版官网登录 第二附属医院作为“湖湘中医发祥地”“医圣故址”和国家重点建设中医医院的底蕴特色,做好附一院、附二院国家中医药传承创新中心、国家医学中心、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和肝病、脑血管病、妇科、肿瘤等临床重点专科规划布局。强化非直属附属医院区域服务能力。为13所非直属附属医院学科专科建设、高层次人才培养、医疗技术创新、科研成果转化提供支撑,提升办院实力。强化中西医协同发展。探索与综合医院、专业医院、妇幼保健医院建立中西医多学科诊疗机制,开展中西医协同攻关。强化“紧密型医联体”建设。全面助力提升基层医疗机构服务能力和水平,实现优质医疗资源下沉,推动分级诊疗。
注重中医药预防优势,完善全生命周期中医药卫生与健康服务体系。发挥“三防”优势。树立大卫生、大健康理念,以中医药“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瘥后防复”思想为指导,构建预防保健、疾病治疗和康复养生一体推进,满足人民群众全方位、多层次、多样化健康需求的科学体系。打造治未病服务体系。建好国家中医疫病防治基地,建强治未病湖南省工程研究中心,建优药食同源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做大“潇湘牌”系列治未病产品体系,擦亮“湘帮”等中医系列评估、治疗技术与炮制技术品牌,组建“湘中医”治未病联盟平台。开展专项行动。聚焦当前百姓面临的主要健康问题和影响因素,开展青少年健康促进行动、女性健康促进行动、老年健康促进行动、职业人群健康促进行动、中医传统保健推进行动等,社会反响强烈。
坚持以文化人提升健康中国建设社会联动力
推进健康中国建设,既靠医疗卫生服务的“小处方”,又靠文化浸润,助推社会整体联动这一“大处方”。
推进湖湘中医药文化精华传承。加强湖湘中医古籍整理、中医各家学说与医案整理、马王堆医学文化研究、湖湘中医药流派传承研究,搜集整理一批中医药经典名方、民间验方、秘方和传统疗法,加强名老中医学术经验、老药工传统技艺活态传承,形成一批湖湘中医药文化研究成果。
推进湖湘中医药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加快构建湖湘中医药话语和中医药叙事体系,推动中医药文化与广播影视、新闻出版、数字出版、动漫游戏、旅游餐饮、体育健身等有效融合,推出一批中医药文化精品,申报一批中医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擦亮炎帝神农故里、长沙仲景祠、马王堆医学发源地“三张名片”。
推进湖湘中医药科普品牌打造。立足“有特色、成体系”定位,集聚优势建好国家中医药文化科普基地、湖南省中医药文化研究基地、湖南省中医药博物馆,中医药文化校园,长沙市仲景文化园等平台,做精湖湘中医文化宣讲团、“湘中医”医疗 联盟巡诊巡讲团、“小平健康”“定文科普” “中医药文化三湘行“”中医萝卜公益学堂” “栀子花”社会实践团、“中医药继承者”服务团等品牌,开展中医药进机关、进企业、进媒体、进校园、进农村、进社区、进家庭活动,增进中医药核心价值理念认同度,营造“爱中医、信中医、用中医”社会氛围。
坚持挖潜增效提升健康中国建设产业贡献力
挖掘中医药产业优势,助力大健康产业突破性发展,推动经济结构转型升级。
以药兴农,推进湘药农业现代化。以龙山百合、邵阳玉竹、隆回金银花、慈利杜仲等26个获得国家地理标志的中药材为基础,以县域为主体,以湘产大宗道地药材产业链相关问题为抓手,以乡村振兴为结合点,开展种质资源评价、基地推广建设、质量标准研究与制定、功能产品开发等工作,助推“一县一特”规模化种植、“一地一品”标准化生产、“一药多态”产业化经营等。在全省范围内推广、指导建设中药GAP基地数百万亩,年增产值数十亿元,近5年发布相关标准或技术规程近20项,推动中药农业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以研提质,推进湘药产业高端化。牵头成立湖南中医药产业技术创新联盟、湘药产业发展研究院,与长沙、株洲、益阳、怀化、湘西州等多地签订产学研战略合作协议,开发中药新药72个,科技成果转让61项,直属附属医院院内制剂157个,古汉养生精、汉森四磨汤、妇科千金片、驴胶补血冲剂等中药品牌,支撑了湖南省七家医药上市公司,推动打造湖南千亿级中医药产业链。以湘赣粤港澳中医药全产业链协同发展联盟秘书处落户学校为契机,发挥联盟大协同、大联合优势,促进“科、种、工、贸、医”融合,推动打造世界中医药产业高地。推进湖南省中医药产业园和半岛手机版官网登录 科技园建设,构建中医药教产学研一体化新模式,促进中医药教育链、人才链、创新链、产业链深度融合,推动打造创新创业成果孵化、转化、产业化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