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切实做好迎接教育部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工作,以评促建、以评促改、以评促管、以评促强,推动学校事业高质量发展,半岛手机版官网登录 宣传统战部策划推出【审核评估▪学院巡礼】【审核评估▪典型案例】专题,聚焦15个学院办学成果和4个教书育人典型案例,全方位展示学校本科教育教学成效。
半岛手机版官网登录 药学院始创于1975年,1992年命名为药学分院,1999年更名为药学院,为湖南省最早兴办药类本科专业的学院。建院以来,学院始终坚持“质量办学、特色办学、开放办学”的理念,秉承“文明、求实、继承、创新”的校训,以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服务地方经济及社会发展为己任,通过教育强院、科技强院、人才强院、产业强院等路径,致力于建成行业一流、国际知名、中医药特色鲜明的教学研究型学院。
学科优势明显。学院以本科教育为主,大力发展研究生教育,目前学院在校本科生2351人、硕士生240人、博士生54人。学院药学为“十四五”国内一流培育学科;中药学为湖南省“十二五”重点学科;药理学与毒物学为ESI全球前1%学科,以上优势学科是教育强院、科技强院的有力支撑。
专业设置合理。学院开设有中药学、药学、药物制剂、中药资源与开发、生物工程、制药工程及食品科学与工程等7个本科专业,其中,中药学、药学为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药物制剂、中药资源与开发为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学院有中药学、药学、生物医药与工程3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中药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及中药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可支持本科学生进一步深造。
教学平台建设完善。学院搭建了由一所(创新药物研究所)、一园(松霖药植园)、一馆(中药标本馆)、一库(中药种质资源库)、一厂(模拟药厂)、一店(模拟药店)、三中心(教学实验中心、中药资源中心、中药技能大学生创新训练中心)及十四教研室协同育人的本科教育教学平台,竭力为培养高质量本科人才服务。
师资力量雄厚。学院现有教职工232人,其中教授34人,副教授40人,博士生导师15人,硕士生导师76人。学院有长江学者特聘教授1人,芙蓉学者特聘教授2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1人,国家新药评审专家1人,国家保健食品审评专家4人,及其他高层次人才10人。2023年,学院廖端芳、王炜两位教授入选“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榜单”,为人才强院奠定了深厚的基础。
产学研成果丰硕。学院参与研发的中药创新药“金蓉颗粒”、“小儿荆杏止咳颗粒”、“玄七健骨片”分别于2018、2019、2021年批准上市;与企业合作开发了“英氏清清葆(固体饮料)”、“治疗婴幼儿湿疹新药”等多个产品,累计创收1个多亿。2019年学院专利成果转化5项。学院专家建立各级标准近100项;共建湖南省稀缺中药材种子种苗基地约7670亩、示范推广中药材种植基地约60000亩、中药材精准扶贫种植基地约15000亩,真正做到产业强院。
一、发展定位
学院全面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以学生为中心、以就业需求为导向、以学科建设为龙头、以教学质量为准绳、以教学改革为核心、以中医药文化为支撑、以科教融汇为特色的办学思路。学院以优质本科教育为主体,大力发展研究生教育,努力建成“本科-硕士-博士-博士后”的多层次办学格局与人才培养体系。
学院全面贯彻落实立德树人的教育教学理念,坚持“以本为本”,推进“四个回归”,遵循现代高等教育发展和人才培养规律,坚持“德才兼备、知行合一、一专多能”的人才培养目标,为药物研发、监管、流通、销售等行业培养创新学术型及复合应用型高素质人才。
二、育人成效
学院以立德树人为第一要务,通过优化专业设置、加强制度建设、深化课程改革、强化实践教学、完善教学资源、培育优质师资、推动五育融合等途径实现三全育人。
1、科学素养培养卓有成效
2020~2022年,学院共获批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99项(国家级16项,省级34项),主持及参与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的学生占学生总数的25%。此外,学院本科生频频在“互联网+”“挑战杯”“创青春”等国家级、省级竞赛中斩获大奖,2021~2022年获得国家级奖项共10项(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7项)、省级奖项共27项(一等奖2项,二等奖8项,三等奖17项)。本科生导师制的实施极大的激发和提高了本科生的科研思维和能力。近三年,本科生作为第一作者发表高水平论文28篇,其中SCI、CSCD论文16篇。
2、就业升学率与社会评价满意度稳定居高
学院先后与215家国内外知名药企、医疗机构建立了长期的供需关系,学生毕业后进入医院药房、医药信息服务机构、药品监管机构、医药制造企业等领域。近三年,学院本科毕业生的就业率均保持在90%以上,稳居全省普通高校前列。在企业用人单位满意度调查中,企业单位对学院的应届毕业生的满意度平均高达98%。另外,学院考研录取率保持在30%左右。
三、特色亮点
学院以改革促发展,全面实施科教融汇战略,按照系统规划、敢于创新的思路,积极构建相互衔接、多措并举、整体推进的科教融汇实施体系,效果显著。
1、尊重差异:凝练多样人才培养目标,构建交叉课程体系
学院坚持成果导向,尊重学生个体性化发展,对不同专业学生实行分类、分层培养,进而优化人才培养目标和完善课程体系设置。
中药学、药学两个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聚焦于创新学术型人才培养,通过开设《中医药研究前沿》《中药制剂新技术与新剂型》等前沿性课程以及《中药超分子》《实用中医药大数据研究导论》等交叉性课程全面提升学生的科研创新能力和素养。
药物制剂、中药资源与开发、生物工程、制药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侧重于复合应用型人才培养,开设了《中药资源综合利用与产品开发》《生物技术制药》《工程制图》《中医药膳学》等专业特色课程以及《制药环境与安全工程概论》《市场营销学》等交叉复合型课程,提升学生对专业知识的系统掌握能力及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2、学术陶冶:学术型师资进课堂,试行本科生导师制
学院不断加强人才引进、选拔及培养力度,学术型师资数量稳步增长,现有博士生导师15名,硕士生导师76名,同时承担本科教学及科研任务的教师占一线授课教师的81.9%。学院推行学术型师资进课堂,鼓励教师将最新学术研究成果引入教学,推动课程追前沿、上高阶。在“真课题模拟练”的真实情景教学中,倡导学生自主探索,鼓励学生寻找面向社会重大需求的真课题的创新性解决方案,挑战学习高度。
自2017年起,学院有计划、分步骤地试行本科生导师制,以中药学专业为试点,要求学生从第4学期选择科研导师并进入实验室参与科研活动,随后逐渐铺开,要求本院80%以上毕业生须撰写实验实践性毕业论文。经过几年的实施,中药学及其他专业在大二、大三进入科研实验室开展科研工作的学生比例分别达100%及80%。2023年全院实验实践性毕业论文比例达到84.2%,毕业论文(设计)课题来源于教师的专业实践或科研课题比例达到76.4%,较好地实现了科教融汇,为本科生的科研素养与创新能力培养奠定了良好基础。
3、学术视野:构建创新学术型人才培养平台
为了拓宽本科生的国际视野,学院搭建了欧盟框架计划中国健康领域联络点、中巴、中卢等中医药合作研究中心、湖南省中美老年性退行性疾病治疗药物国际联合研究中心、湖南省中医药民族医药国际科技创新合作基地(培育)、阿塔院士一带一路传统医药工作站等国际合作平台,与美国、巴基斯坦等知名大学建立了教师培养、研究生和本科生交流培养合作。2015年以来,学院定期举办湖湘生物医药-中医药创新国际论坛,开拓高年级本科生的科研视野,增强科研创新思维。
2022年12月,学院获批省级现代产业学院——湖南创新中药现代产业学院,与华诚生物、九芝堂、新汇制药、方盛制药等湖南省优秀医药企业共同打造集人才培养、学科建设、技术创新、企业服务、学生创业、平台建设于一体的示范性人才培养实体。该学院坚持“育人为本、产业为要、产教融合、创新发展”为原则,积聚全省中药产业资源和制药资源,构建学科与中药产业集群联动发展机制,共建共享实习基地,共同培育优质的第二课堂,实现校内外协同育人,为地方高校培养高素质创新学术型、复合应用型人才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新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