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203医学影像学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适应医药卫生事业现代化发展需要,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职业道德,掌握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和医学影像学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能从事医学影像诊断、介入放射治疗和医学成像技术等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医学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医学影像技术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医学影像技术(常规放射学、CT、MR、超声学、核医学、介入放射学)的基本技能的训练,熟练掌握医学影像学范畴内的各项技术及计算机的基本理论和操作技能,掌握有关放射防护的规章制度和方法,以及文献检索、资料查询、计算机应用的能力,熟悉常见疾病的影像诊断知识,能运用各种影像学技术获取诊断所需的信息图像,熟悉医学影像检查相关的医学伦理学原则。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基础医学相关知识,即生命各阶段人体的正常结构、功能和心理状态,掌握各种常见病和多发病的发病原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及防治原则;
2.掌握常规放射学、CT、MR、超声学、核医学、介入放射学等医学影像技术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
3.掌握医学影像设备的相关检查技术,掌握设备日常维护、保养、常见故障排除;
4.具备开发图像处理软件所需要的基本能力,熟练掌握PACS系统的使用和维护技术,以及影像学工作站的后处理技术(能熟练运用Functool软件、DTI studio软件、MATLAB软件等);
5.熟悉有关放射防护的规章制度的法规;
6.了解医学影像技术学的前沿理论、应用前景、发展动态以及行业需求;
7.具备一定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具有一定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具有良好的合作精神,勇于创新,能够完成一定的科研任务,具有国际医学科学交流能力和计算机使用能力。
主干学科:医学影像学、医学影像应用基础理论、临床医学。
核心课程:医用物理学、正常人体解剖学、断层解剖学、组织学与胚胎学、生理学、生物化学、医学免疫学、病原生物学、病理学、病理生理学、药理学、诊断学、X线诊断学、医学影像检查技术、医学影像设备学、CT诊断学、磁共振诊断学、超声诊断学、介入放射学、放射治疗学、核医学、内科学、外科学、妇产科学、儿科学等。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专业实习(医学影像检查技术及影像诊断学实习)、专业技能实训(影像设备实践基地专业实训)。
主要专业实验:医学影像检查技术实验、医学图像处理实验、医学影像设备实验、医学影像诊断学实验、影像设备安装与维修实验、医学影像成像原理实验、图像信号分析方法实验等。
修业年限:五年。
授予学位:医学学士。
就业范围:各类医院、医药院校、科研机构、医疗器械公司及卫生行政部门,从事医学影像诊断、治疗、科研及医疗仪器设备的操控、维护、销售等工作。